今年起法定正常工時調整為每周40小時,為讓雇主確實了解並遵守法令,進而減少相關的勞資爭議案件,彰化縣政府勞工處自3月起,針對過往申訴案件較多的製造業,執行「外籍勞工管理法令入廠宣導計畫」,對象為廠內外勞管理人員,另外也會搭配雙語諮詢人員一同前往,提供外勞相關諮詢及協助。該專案今年首度辦理,自即日起陸續執行至年底為止,預計完成150家的訪視。
宣導重點除勞動基準法有關工時的修正事項外,也包含製造業違反頻率較高的就業服務法事項,例如指派從事許可外工作,以及變更工作場所等。
勞動基準法中有關正常工時部分,今年起下修為40小時,每月加班時數上限仍維持為每月46小時。勞工處表示,新制施行近3個月以來,外勞與雇主之間發生的爭執點以加班費較多,例如雇主因產線需要,要求外勞在周六出勤,雇主認為在正常工時範圍內,但外勞卻認為屬於加班,以致雙方在是否需要給付加班費上出現歧異。
另外其他縣市也有發現,外勞認為法定正常工時減少為40小時,即等同「周休二日」,因此每周至少要有2天的例假日。勞工處指出,入廠宣導時將會向雇主或實際從事外勞管理的人員宣導相關規定,如有發生爭議,將會逐一檢視雇主是否有違反規定,或是外勞對法令有所誤解,雙語諮詢人員會進行說明,期望提高雇主對相關法令的敏感度,減少爭議案件。
此外,製造業外勞從事許可外工作的類型,以違法操作堆高機最常見。為避免因語言隔閡發生職災,勞動部要求通過技能檢定,且取得相關證照的外勞,才能操作堆高機、起重機以及天車等設備,但實際上仍有很多事業單位便宜行事,直接由外勞操作機具搬運重物,雇主將依違反就服法第57條第1項第3款,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,而多數裁罰的案件為民眾檢舉,經勞工處訪視後違規屬實者。
勞工處表示,除入國訪視外,今年「外籍勞工管理法令入廠宣導計畫」也會加強宣導,避免雇主不慎違反規定而受罰。執行對象,將由過往1955專線申訴率較高的事業單位篩選,年底前預計完成150家的輔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