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勞動部103年8月定期查核資料,有2萬6,406家製造業雇主接受查核,這次查核結果有873家雇主聘僱外勞人數超過所核配比例,違法比率為3.31%;其中5,272家製造業雇主有申請引進外加就安費附加外勞配額滿3個月,有238家外勞超額限期改善、25家則須提報廢止外勞配額。
勞動部表示,部分製造業雇主雖然沒有引進特定製程5級制外勞,或是其外勞屬於未重新招募一般製造業與重大投資案,原先是無需參加定期查核,但是只要雇主有申請並取得外加就安費附加外勞配額引進滿3個月後,就需接受定期查核,採二階段查核內框與外框,外勞配額有無超標。
勞動部說明,『雙框查核』係指已以外加案引進外勞國人之雇主之定期查核方式;『單框查核』則係指尚未以外加案引進外國人之雇主之定期查核方式。
8月定期查核資料,2萬6,406家製造業接受查核,其中5,272家製造業雇主有申請引進外加就安費附加外勞配額滿3個月;這次查核2萬6,406家雇主,有873家雇主違法,分別是790家限期改善、83家提報廢止外勞配額共117人。
勞動部說,針對被通知改善的雇主,雇主必須在規定期限增聘本國勞工或是減少外籍勞工,以符合規定;如屆期未改善之雇主除被廢止超額之外籍勞工聘僱許可外,仍需面臨就業服務法核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。
勞動部表示,為解決製造業缺工情形與穩定失業勞工就業,推動「缺工就業獎勵」措施,鼓勵勞工投入包括如橡膠製品製造業、石材製品製造業、織造業及印染整理業等3k3班產業,勞工只要符合失業期間連續達30日以上或非自願離職等情形,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屬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辦理求職登記,並經就業諮詢推介受僱於特定行業連續達30日以上,即發給就業獎助,每人最長發給18個月,最高可領取新臺幣10萬8,000元。
103年1月至103年7月底止,已有 4,350名本勞接受推介,勞動部指出,補助對象是從事生產線工作,若是失業勞工進入3K產業卻是擔任主管人員、經理人員、商業及行政專業人員、商業及行政助理專業人員、事務支援人員等工作時,就不適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