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肆虐,雖然我國經濟在出口支撐下,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可以達到3.69%,勞動市場惡化的情況卻值得注意。根據最近公布的數據,今年6月份失業人口高達57萬人,較5月份大幅增加8.1萬人,為2010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準。其間,包括自今年疫情擴大以來,失業人數在二個月內激增近15萬人;今年6月失業率高達4.8%,更是自2010年10月以來的最高峰。
失業問題也伴隨工時縮減的現象,去年2月疫情爆發後,一周工作未達35小時、即少於五天的人數大增,2020年5月已接近30萬人,而後因疫情趨緩而開始下降。但在今年台灣疫情進入第三級警戒後,人數又快速增加,在6月份已達到近78萬人的歷史新高,意即目前因疫情造成的工時縮減與失業情況,遠遠超越去年疫情最初爆發時的程度。
疫情下勞動市場與產業均呈現兩極化的現象,特別是製造業中的傳統產業,以及需要人與人接觸才產生消費的服務業,例如餐飲、零售、娛樂等,均受到嚴重衝擊,而且愈低薪的行業受到影響更大。尤其是這些行業多數尚未由去年疫情中恢復,今年又受到第二次疫情衝擊,「早衰退,晚復甦」的情況非常普遍。
反觀高薪行業受到影響則相對較小,其中製造業中出口導向高的行業,例如電子資訊業,不但就業人數逆勢成長,薪資水準也在攀升;台灣就業市場兩極化K字型發展趨勢,兩極化幅度甚至超過產業,這會導致勞工薪資分配更為不均,也會進一步惡化所得分配。
勞動市場變化對年輕族群更為不利,青年勞工不但失業率偏高,大才小用的低度就業情形也非常普遍。疫情下青年階層失業率仍居高不下,遠超過其他年齡層。另外,由於疫情使得就業市場前景低迷,初入職場者為避免失業,不得已接受低薪工作。也有部分人選擇先不進入勞動市場,「晚進」的現象更是普遍,不但不利於提升人才使用效率,也會影響到未來就業市場的健全發展。
事實上,近年來在產業結構轉變下,台灣勞動市場已發生質變。普遍存在勞動人口老化、勞動力素質下滑,以及勞動參與率偏低等長期問題。此次疫情爆發至今,這些問題並未改善且有惡化情形,再加上衍生的新問題,台灣勞動市場正面臨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嚴峻的情勢。
勞動部雖已推出紓困方案,但仍有不足,必須再搭配其他措施,才能真正解決勞工困境。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是採取直接發放現金的方式,以解決勞工收入劇減的困境。與以往金融風暴不同,新冠肺炎疫情使得許多行業營運立即停頓,連帶其員工因失業或工時縮短而使收入雪崩式下滑,所以必須以現金立即救急。發放現金不是為了去刺激額外消費,更不用擔心會被存起來,而是能夠滿足這些人的基本生活所需,解決燃眉之急。
去年在發放振興券時,政府即陷入發放現金或N倍券的迷思中,政策猶豫不決下已錯過時效。而在今年疫情更為猛烈時,政府又重蹈覆轍,政策仍然反覆不定,日前才決定要拖到10月才發券,效果當然會大打折扣。
政府目前思維還是停留在宣揚防疫成效好、可以迅速脫困的迷思中;在美中經貿對抗下,台灣更是轉單效應的主要受益者,帶動出口及經濟成長。能在疫情下逆勢成長的贏家值得稱許,但在勞動市場受到衝擊的底層弱勢勞工,卻需要更多的關注與政策加持。所以,除了加速強化短期紓困措施外,中長期也應由源頭做起,政府應從優化產業體質來改善勞動市場體質,才是務本之道。
轉載自 聯合新聞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