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仁勳GTC DC大會發豪語 輝達晶片營收衝5000億美元

輝達28日於華府舉辦GTC DC大會,執行長黃仁勳在開幕演說時,駁斥外界對AI泡沫的疑慮,強調AI產業在去年迎來轉機,AI模型已經變得足夠聰明,且值得付費使用,看好輝達AI晶片後市銷售,預期在接下來五季,輝達產品可望創造5,000億美元(逾新台幣15兆元)營收。

黃仁勳喊出輝達AI晶片後續要大賣5,000億美元,市場驚艷。法人看好,輝達AI晶片出貨旺,主力晶片代工廠台積電受惠最大,鴻海、廣達、緯創等伺服器協力夥伴同步迎來大單。

黃仁勳表示,Blackwell平台累計銷售與接下來Vera Rubin平台於明年早期銷售,約可達5,000億美元。該公司前一代的Hopper平台,在其產品生命周期內約出貨400萬組,而在前幾季,Blackwell平台產品已出貨600萬組,而且今年還沒結束,接下來明年還有Vera Rubin平台的早期出貨階段,累計達2,000萬顆出貨量,等於會有五倍增加,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成長幅度。

黃仁勳強調,AI產業在去年迎來轉機,AI模型已經變得足夠聰明,且值得付費使用。而當人們愈來愈願意付費使用這些AI模型,所需的運算能力也就更多。

同時,當人們開發的應用愈多,輝達CUDA架構的價值也愈高,相關產品的銷售量也增加,而這又會帶動更多開發者願意開發CUDA架構相關應用,形成一個正向循環。

黃仁勳認為,整體AI產業正形成良性循環,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降低成本,以繼續維持這樣的循環,讓AI更加智慧化,並吸引更多用戶。大家都關切雲端服務供應商(CSP)的資本支出如此龐大,而輝達Grace Blackwell NVL72已經可以出貨,這會使得相關資本支出能投資於提供最佳總體擁有成本 (TCO) 的設備。

黃仁勳在會後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時說:「我不認為我們正處在AI泡沫中。現在各種AI模型都有實際應用,我們在使用這些服務時也樂於付費。」

黃仁勳並提到,現正進行平台轉型,從通用計算轉變為加速運算。如他之前所提,加速計算可以進行資料處理、影像處理、電腦繪圖及各種類型的計算。即使沒有AI,全球雲端服務供應商也會投資於加速技術。

他說,輝達的GPU是唯一能完成所有前述操作及AI的產品,特殊應用IC( ASIC) 晶片或許能實現AI,但卻無法實現其他功能。

轉載自 經濟日報